央国企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对普通基层员工到底有无影响?
发布日期:2025-05-22 10:49    点击次数:153

如题,这是个好问题。

因为每次涉及到国央企改革的新闻一出,总是能触动许多人的神经,尤其对于基层员工来说,更是一场心理和职业稳定性的考验。

对于此次热议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众说纷纭,观点各异。

我的观点是:有影响,短期内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影响巨大。

再看看原文:

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在“刚性兑现”“提质扩面”上下功夫。要参照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方式,更大范围、分层分类落实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责任。

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要在“更广”“更深”上下功夫。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01

在讨论这个制度对普通基层员工的影响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

末等调整是指绩效考核排名最末等的人员,依据规定进行调整,包括调岗、降职、免职、解聘等。

而不胜任退出则是经过培训或调岗后,仍然无法胜任工作的人员,企业将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

这两步机制,实际上是强化了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推动“能者上、庸者下”的职业流动机制。

为何要引入这种机制?

显然,国央企需要更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来应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国有企业通常承载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和历史包袱,内部管理流程繁琐,人才激励机制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而此次制度的改革,实际上就是要破除“铁饭碗”的传统观念,建立“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新模式,让有能力的员工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报酬,而对于无法胜任的员工,则要进行合理的调整或退出。

02

短期内有无影响?

根据已出台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条款,此次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主要是针对管理人员的。

具体涉及到国有独资、全资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一些特定岗位如会计、出纳、采购人员等。

所以,在短期内,大部分普通基层员工其实无需过度担心自己的饭碗会直接受到影响。

一方面,这一改革主要是剑指管理层,是为了倒逼管理层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表现,强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这对企业来说,能够促进内部管理的优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对部分管理人员来说,将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甚至会出现“淘汰”的风险,但同时也会有一部分人员因绩效提升而获得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短期内即使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基层员工的工作配置,也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履行民主程序,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等,这为普通员工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换言之,若企业在没有合理合法的制度和程序支撑下,强行实施针对全体员工的末位淘汰,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3

虽然短期内对普通基层员工的影响相对有限,但长期来看,这个制度将会对整个国央企的管理和员工激励机制产生深远影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管理制度的优化和推广:

管理层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的成功实施,很有可能会被推广到其他层级,尤其是关键业务部门的基层员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高层管理、中层管理的岗位通过“赛马机制”完成优化后,企业的改革触角必然会向基层延伸,优化整体的人力资源配置。

说得再直白点就是,国家层面都可以对管理层实行末等调整,那么,几年后对于企业层面来说,难道不可以对基层员工实行末位淘汰么?

市场环境的变化: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倒逼企业进行更多的人员配置优化。当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的效益直接影响员工的待遇,员工的表现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若普通基层员工不能在市场中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就很难应对未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可能的职业变革。

企业文化和职业发展的改变:

长期来看,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将在国央企内部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和职业氛围。

企业会强调绩效考核,员工则需要更加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职业发展规划。

在这个机制下,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职业竞争力将成为企业评判和决定其晋升和去留的关键标准。

这种机制实际上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胜任当前的工作,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在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才流动和职业风险:

在新的激励机制下,有能力的人才将会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报酬,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人才流动。

特别是对于年轻、有活力、渴望更高职位和收入的员工来说,可能会更主动地寻求发展机会。

但同时,那些不思进取、能力不足的员工将面临更大的职业风险,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04

转变思维,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

央国企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对普通基层员工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短期内或许不会立即显现,但长期来看,必将深刻影响国央企内部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

无论这一制度将如何推进,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认识到,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不要焦虑,但要保持警觉和警醒,底气来源于实力。

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只有不断学习、成长和进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